咨询热线

022-28114396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滴定法微球制备方案及设备推荐

滴定法微球制备方案及设备推荐

更新时间:2025-03-31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41

一、滴定法微球制备方案

滴定法通过精确控制液滴形成与固化过程,实现微球的高精度制备。其核心步骤包括前驱体配制、滴定成型、固化处理及后处理,具体方案如下:

1. 前驱体配制

材料选择:根据微球类型选择钛源(如TiCl₄、TiO₂)、锂源(如LiOH)、高分子材料(如PLGA、海藻酸钠)或无机溶胶(如氧化铝溶胶)。

溶液配比:钛锂复合材料通常采用Li:Ti摩尔比为4:5PLGA微球需控制油相浓度(如5% PLGA-二氯甲烷溶液)。

pH与温度控制:钛基材料滴定需动态调控pH8-10),并分阶段控制温度(低温段25-40℃促进成核,升温段60-80℃加速晶化)。

 

 2. 滴定成型工艺

滴定设备:使用微球成型仪(如MS-1型)或微流控芯片,通过压力或流速控制液滴生成。

关键参数:

   滴定速度:钛系微球滴定速率为1-3 mL/minPLGA微球油相流速为3 μL/min

  搅拌与分散:磁力搅拌(500-1000 rpm)防止团聚,表面活性剂(如PEGCTAB)调控粒径(50-200 μm)。

  固化液选择:液氮快速固化氧化铝微球,乙酸或PVA溶液固化生物材料微球。

 

 3. 固化与后处理

水热老化:钛基材料需120℃水热反应6小时增强稳定性。

酸洗活化:0.1-0.5 mol/L盐酸浸泡去除残留离子,暴露活性位点。

干燥与煅烧:超临界CO₂干燥保留多孔结构,高温煅烧(700-800℃)形成锐钛矿骨架。

清洗与纯化:离心洗涤(2500 rpm)去除溶剂残留,确保微球纯度。

 

 4. 质量控制要点

粒径均匀性:通过微流控技术实现单分散性(CV<5%)。

形貌优化:控制滴定液粘度、固含量及固化时间(如SnO₂微球最佳球形度达99.5%)。

批次稳定性:自动化设备(如PLC控制的MS-1T)减少人为误差。

 

 二、微球滴定设备推荐

根据材料类型与生产需求,推荐以下设备:

 1. 工业级微球成型仪

设备型号:MS-1型、MS-1T全自动冻干珠滴珠机。

 适用场景:钛系吸附剂、氧化铝陶瓷磨球等无机材料。

 核心参数:

  滴定速度:6480-14400pcs/h,精度±3%

  模块化设计:支持流水线生产(10kg-10T/天)。

  控制系统:PLC触摸屏操作,支持压力、流速自动调节。

 2. 生物材料微流控设备

设备型号:微滴/微球制备仪。

适用场景:PLGA、海藻酸钠、透明质酸等药物递送微球。

核心参数:

  单分散性:粒径CV<5%(如PLGA微球CV=1.07%)。

  精度控制:两通道独立流速调节(水相/油相流速可调)。

  模块化芯片:适配不同材料(如GL-FF-100芯片)。

 3. 高温煅烧辅助设备

设备类型:管式炉、马弗炉。

功能:用于无机微球高温煅烧(700-800℃),形成稳定晶体结构。

 

 三、方案与设备选型建议

 无机材料(钛基、氧化铝):优先选择MS-1型设备,结合高温煅烧工艺,注重粒径均匀性与机械强度。

生物材料(PLGAHPMC):采用微流控设备,强调单分散性与生物相容性。

规模化生产:模块化流水线设备(如MS-1T)可实现连续化、高通量制备。

 

 四、注意事项

溶剂选择:二氯甲烷、乙醇等易挥发溶剂需避光操作,防止分解。

清洗维护:滴定后需清洗管路与芯片,避免残留影响批次稳定性。

环境控制:无菌或洁净车间适用封闭式设备(如局部隔离器)。

通过上述方案与设备组合,可高效制备适用于吸附剂、药物递送、催化载体等领域的功能化微球。

 


联系方式

邮箱:zhongsilifu@163.com

地址:天津市河西区三水道与枫林路交口

咨询热线

022-28114396

(周一至周日9:00- 19:00)

在线咨询
  • 扫码加微信

  • 移动端浏览

Copyright©2025 中斯立孚(天津)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津ICP备2023000457号-1    sitemap.xml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管理登陆
Baidu
map